传承义工精神 创新品牌谋发展

时间:2015-04-30 作者:泮永翔/文 陶英飞/摄 来源:组织与工会工作部


  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动学院党员义工服务活动持续深化,实现党员义工服务新常态,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委于4月29日下午在北校8—207召开优秀义工表彰会议及活动经验交流会。学院党委书记张焕镇,副书记朱启鑫,行政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分院总支副书记,各分院党建负责人,学生支部书记,义工队负责人,优秀义工集体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张焕镇主持。


 
  党委书记张焕镇宣读表彰文件,对我院八名荣获市“优秀慈善义工”的党员义工进行表扬。张书记指出,党员义工一直是学院的亮点,是学院在社会上一张闪亮的名片。院党委副书记朱启鑫为荣获市级八名优秀义工颁奖。


  张焕镇宣读学院2014年度“优秀义工集体”、“2014年度十佳优秀党员义工”名单,党院办主任周德奎、创就业工作部部长王大将分别颁奖。
  张焕镇宣读党建调研成果评选结果,组织与工会工作部部长张惠玲颁发党建调研成果证书。



  随后,优秀党员义工代表就义工服务活动作个人经验交流。“做义工时要像水一样温和,与人亲近,要用最诚挚的目光来赢得他们最纯真的笑容。”来自经管分院的陈豪达在谈及义工的服务态度时如是说。“换一种身份,多一种责任。转换角色,用义工来实践生活,获得不同的感受。”来自文法分院的刘婵嫦分享时说,“开心、诚挚、温暖、感恩,这是在看到笑容时最大的感受。真正做到把义工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最后院党委副书记朱启鑫做总结讲话。朱启鑫指出,“点滴义工事,温情暖人心”义工活动要从微小事情出发,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汇聚成世间最温暖的正能量。朱启鑫提出,在做义工时,要发挥大学生自身优势,实现义工和专业相结合;实现对内为师生服务,对外为社会服务相结合;实现实干与宣传相结合,以点带面,传温暖于天下;实现传统传承和品牌创新相结合,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实现创新是义工服务当下的关键。朱启鑫强调,各党支部要注意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义工的社会服务价值;加强组织建设,充分调动支部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各支部要形成合理有序的年级梯队,以老带新,把义工服务精神代代相传。


荣获“优秀义工集体”名单
1、经管分院:①大学生微营销助农推广服务队、②瓯江学院经管分院阳光“365”党员服务巴士
2、文法分院:“义心益意”党员义工先锋队
3、理工分院: ①阳光计算机义工队、②自行车维修服务义工队

2014年温州市慈善义工先进个人名单(8人)
1、经管分院:陈豪达、毛雪佳
2、文法分院:刘婵嫦、周 蕾
3、理工分院:吴兆仁、李 多、熊 铠
4、团委:陈洁洁
优秀党员义工(十佳党员义工)
1、经管分院:徐佳雯
2、文法分院:曾俊建
3、设计艺术系:董 玲、沈晓慧
4、建筑工程系:程 翔、孙雨可
5、团委、学生会:王迪、黄君游
6、创业就业工作部:包佳佳、王诗然

党建调研成果评选结果
序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1
大学生预备党员志愿服务制(50小时义工制)探索与实践
李宝珍、金若玲
一等奖
2
学生党员参与公益创业实践探索与研究——以瓯江学院经管分院“義心益品” 党员公益创业社为例
张颖颖
二等奖
3
毛细现象——基于“党员义工服务园的集聚辐射作用”探讨
张青青
三等奖
4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的思考
张跃琳
三等奖
5
大学生预备党员志愿服务制(50小时义工制)探索与实践
刘明刚
三等奖
6
浅谈“95后”大学生入党动机及解决对策
张温静
优秀奖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