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通讯员 杜晓哲)“累计志愿时长217.53小时,其中参加校内志愿活动27项,校外志愿活动9项……”近日,温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汉语言四班的预备党员郑旭阳收到了大学两年多的志愿服务报告。在“350”志愿服务制度的激励下,郑旭阳的服务时长突破200个小时,服务达上百人次。
据悉,为进一步优化“50小时志愿服务制”,强化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引领作用,今年,温州理工学院在原先“50小时预备党员志愿者服务制”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350”志愿服务制度。即在党员发展三个阶段均开展50小时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还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特长及服务单位、服务群众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进行分类匹配,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到一年的时间,服务时长总计已达3万余小时,服务近5千人次。
在制度的激励下,温理工每个志愿者把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班的韩汤健,他是一名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从校内的计算机维修到校外的支教、文博会等重要会议的志愿服务,时长近两百小时。温理工外国语学院21英语专升本二班周雅倩说:“通过大学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我收获颇多。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乃至投身于工作岗位之后,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志愿者,我将继续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在广大青年中起着引领作用。做好大学生‘350’志愿服务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党员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内容,把履行义务内化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自觉行为,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学校党建育人载体,开辟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教育管理新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先进分子的主体作用。”温州理工学院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链接:温州商报:让奉献成为新时尚 温理工创新推出“350”志愿服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