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新闻:农产品滞销怎么办?大学生“青年助农主播团”来了

时间:2023-11-29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花月诗酒茶,故事和酒,这里都有,欢迎亲们和我们一起走进郑家园麦麦酒酿造技艺体验馆……”沿着前院、前厅、后堂、两室的路线,龙湾瑶溪郑家园中,温州理工学院的大学生青年主播向直播间的观众们展现瑶溪麦麦酒的传承世系和养生滋补文化。日前,温州理工学院、共青团龙湾区委共同举办“青耘中国·秋收硕果”直播助农活动,一支师生党员助农主播队伍通过直播间带领观众来到龙湾瑶溪郑家园,向观众们传递温州年味的非遗麦麦酒文化。


1729082949158195200_720px.png


非遗“麦麦酒”走进直播间

这场助农直播的主播莫欣怡是温州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三学生。“我在2022年暑假时因社会实践加入了学校‘青年助农主播团’,现在是团队的主负责人。”莫欣怡说,“11月17日下午,我们接到了龙湾瑶溪助农直播的任务,开始确认具体产品、考察场地、设计直播的脚本和路线,11月20日下午1点就赶往瑶溪做直播准备,2点30分通过抖音平台正式开播。”

“麦麦酒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名‘妈妈酒’,性温,口感独特,香甜醇厚。”莫欣怡告诉记者,这场助农直播和以往略有不同。“以往的直播,我们可以直接在直播间上助农产品的链接,推销农产品。而这次,我们以宣传非遗酒文化为主,像导游一样带着大家在郑家园中参观,又像文化主播一般为大家介绍麦麦酒的‘前世今生’。”

近年来,在“文化共富”的实践背景下,龙湾瑶溪郑家园麦麦酒体验馆融合了龙湾“八盘八”的宴席民俗(“八盘八”即八个热菜,八个冷盘,是旧时永嘉场人待客的最高礼遇),为当地创造了数十个工作岗位,让村民们在增加了收入的同时,帮助民俗文化的传播。“青年助农主播团”通过助农直播传播推广温州民俗文化,让文物“展出来”、文化“活起来”、文脉“传下来”。


W020231128686936257168.jpg


从“农民的孩子”到“助农主播”

“我是龙湾状元人,是农民的孩子。”大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黄晶莹同学是“青年助农主播团”的老成员,对农产品滞销非常感同身受,“小时候,我常常看到爷爷奶奶对着家中成堆的瓯柑唉声叹气,邻里很多人家都有滞销农产品的烦恼,自家的好东西没有人知道,一直是农民的一大痛点。”而帮助农民们销售滞销产品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灵满足,而农户们也带给了同学们很多感动。

“我永远也忘不了泽雅凌云山的海燕姐,她积极向上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她不光找到我们帮忙直播,自己也跟着我们学习直播的技能。在我们回去后,我常常能看到她在自己的直播间售卖她的产品。这让我意识到我们这个团队的意义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帮助他们售卖滞销的农产品,也帮助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运用互联网售卖,从根源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黄晶莹告诉记者。

莫欣怡说:“有一件事情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我们去马格朗火龙果采摘农场,那位农场主为了感谢我们的直播和帮助,给了我们满满几大袋火龙果,当时觉得很感动,也让我更想留下来继续为大家直播了。”


1729082949158195202_720px.png


10年销售农产品8000+

温州理工学院的“青年助农主播团”的组建起源于10年前。2013年,瑞安陶山甘蔗受台风影响严重,学生党员自发帮助村民义卖甘蔗,帮助农户增加销量。经过十余年的沉淀,该团队结合数字经济,将助农活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利用直播电商扩展销售渠道。近三年来,团队赴泽雅、湖岭、永中等地开展助农直播20余场,直播间累计点赞量超90余万,销售各类农产品8千余件,帮助农户增收30余万元,以服务群众的务实举措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学校全面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果。

这批青年主播们在学校和地方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学习短视频和直播技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宣传推广乡村发展。“目前学院通过竞赛指导、电商培训等,已培育青年助农主播30余人参加各项直播助农活动,进一步将直播间流量转化成农产品销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在助农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同路人。11月24日,温州大学与温州市农业农村局、泰顺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展的“点亮乡村——公益直播百村行”活动,温州大学党员先锋团、直播班学员为主力的直播团队在筱村公社伴山云居通过抖音平台直播带货、拍摄宣传短视频、设计农产品包装和撰写民俗馆剧本的方式针对坳头村特色农副产品、民俗民宿进行了系列公益直播推广活动。


相关链接:农产品滞销怎么办?大学生“青年助农主播团”来了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