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陈有为)日前,第六届“求是杯”国际诗歌创作与翻译大赛决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闭幕,温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2级汉语言文学六班的陆嘉仪同学荣获创作组国赛一等奖,指导老师李包靖获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陆嘉仪凭借出色的诗歌创作和现场表现,斩获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温州理工学院在学生人文素养、语言文字能力培养方面的丰硕成果。
此前,陆嘉仪以浙江省省赛创作组一等奖的成绩入围国赛,并以国赛评审成绩前30%的排名进入国赛第二阶段(线下决赛);在英语翻译赛项中获得省赛三等奖。
陆嘉仪同学(左六)在颁奖典礼
“求是杯”国际诗歌创作与翻译大赛,2015年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发起,面向国内外高校所有学生征稿,每两年举办一届。
本届赛事由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主办,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国内十余家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通力协办。大赛启动以来,7个月间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国内外440所高校、278个专业的本、硕、博在校生的参赛作品3098篇。赛事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均创历年之最。
大赛分创作和翻译两个赛道,历经省赛、国赛等多个环节的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近100篇优秀作品进入决赛。线下决赛环节由吴笛、赵振江、高兴、汪剑钊、田原、沈苇、陈壮鹰等著名诗人和翻译家,以及十余位诗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担任评委。大赛备受学界、社会各界瞩目。(温理萱)
附:陆嘉仪同学的创作组参赛作品
无盐的筵席
一
雕了风信子花纹的银铃铛
由荷马摸索着握住,摇响
翩翩的裙摆流云一样浮动
迟到的宾客则是脚步匆匆
玫瑰色的海岸 缪斯吹响了嶙峋的骨笛
唤来潮汐深沉的吐息 鼓起湿润的海风
送来肉体和灵感津咸的起源
洁白的泛光的晶体 地球之盐——它无处不在
在海洋里 在土壤里 在身体里
在扑簌落下的 灵魂析出的每一滴泪水里
二
我们美丽的考狄利娅,
裙裾翩翩的考狄利娅
牵着盲目的老人的手,踮起脚尖
轻快旋转 然后伴随他坐在了椅子上
只见时间里所有丰沛的心灵 都在后厨忙碌
老人看着一道道佳肴 用餐刀潇洒一划
旁逸斜出 酱汁变成飞驰的流霞
这些完成了这场盛宴的厨师们望着彼此,
会心一笑,决定将创造佳肴的全部灵感与技巧
写成一本浩大的食谱
作为渴望舌尖欢愉的人类共同的礼物
“由赫菲斯托斯装订它吧!”有人提议。
埃特纳火山的啸叫瞬间停息 赫菲斯托斯
放下手中的锤子 温和而沉默地点了点头
一盆暖烘烘的炭火放在矮桌边
火舌轻柔地舔舐着寒潮的空气 铁盐和鞣酸交融
青金石的菱面辉映着庄严的光
大海和九天的秘密
尽数凝固在忧郁的晶体里
它的忧郁散落成群青 从富有弹性的笔尖流淌
在犊皮纸表面逗留 不肯渗入它粗粝的毛孔
被赋予字母的形状 连缀成循环的语词
在火光下,它闪烁着星星的微芒
最后,考狄利娅在扉页上写下:
“别忘了加盐,不多也不少。”
赫菲斯托斯小心翼翼地 取了一捧腻滑的红黏土
——圆锥花序曾经在其中扎根
熟石膏、白铅,拥抱珍贵的金粉 散发着糖和蜂蜜的香甜
就像犹太孩子初次在圣经的书页上尝到的气息
泥金,涂抹在匀织菱足体肃穆的边角
人们看着麻绳有序地交错 收紧成书脊
就像我们沉默的先祖记事的姿态
他们的目光比炭火更炽热 比群青更明亮 期待着
在无穷远的未来 人们从中汲取灵感
三
当我再一次听说考狄利娅的消息时
她已经被一根麻绳
绞死在不见天日的牢房里 她无从得知的是
地上世界只剩下了一片喧哗与骚动
结晶而成的树枯萎了 泥金剥落了
坡足工匠的的锤子砸落在地上
泪水干涸的人们只看到黑暗中他丑陋、肮脏的侧脸
只剩下荒原 矿物不再生长的荒原
四月 风信子不再摇曳、茛苕不再飞旋
喜盐的圆锥花序不再垂着脑袋打盹的 四月
可舌尖依旧渴望说话 渴望旁人听自己说话
渴望大快朵颐 填饱肚子
添酒回灯 筵席又一次铺开
推杯换盏 呈上了玉盘珍羞
只是人们不再按照食谱烹饪
长得一模一样的厨师 根据喊叫得最响的宾客所言
用如出一辙的食材 炮制出风靡一时的菜肴
软木塞再也支撑不住 轻谑地弹开
金色的酒沫如同不知收敛的火山
掀起狂暴又轻浮的海啸 裹挟每一个人的欢呼
熏烤着暖风 像是在酿造四月的春潮
这时,好像有人低声嗫嚅着:
“盐去哪里了?”
偌大的筵席凝滞了两秒
然后谈笑声依旧,盛宴依旧流动。
唇舌依旧搅动,他们银色餐刀不停
反复折射着水晶灯的冰光
把干枯的枝干和晶莹的葡萄的联系
剥离
把透明的筋膜和鲜红的腱子的联系
斩断
然后囫囵吞下,投入一场
没有盐的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