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设计艺术学院】 时间:2025.08.26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浏览量:次
教师培训|《手工扎染技能提升与创新创新饰品研习》
2025年8月16日—27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手工扎染技能提升与创新创新饰品研习”培训班在我院顺利举办,来自杭州、温州、金华、台州等地的42位学员参加为期12天的学习与实践。
本次课程采取“理论—示范—实践—交流”的设计思路。系统性的带学员们学习手工扎染,感受扎染的韵美。
手工扎染工艺从不局限于刻板的技法框架,它以“随机而生的惊喜”为独特魅力,在蓝白交织间藏着东方美学的留白意境与自然哲思——每一次扎结的松紧、染色的浓淡,都能催生出独一无二的纹样,既展现了色彩晕染的流动之美,也让创作者在未知中收获与作品对话的奇妙体验。通过本次工坊活动,参与者将解锁扎染工艺中“捆、缝、绞、夹”等技法的创新表达,探索植物染与现代合成染料的碰撞可能,感受传统技艺在当代语境下的多元呈现。
本次研习项目由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苗颖副教授、叶洲荣副教授与朱娜妮老师联袂授课。项目立足“非遗活态传承”与“美育浸润”的双重维度,致力于让古老的扎染技艺突破传统边界,走进中小学艺术课堂与社区文化生活场景。通过系统教学,不仅帮助教育工作者与文化爱好者夯实扎染创作功底,更引导他们从生活视角重新审视传统工艺——比如用扎染布料装饰校园角落,或是将染制纹样转化为社区手作市集的创意产品,以此拓宽艺术视野,培育“传统为根、创新为翼”的思维模式。
参与过程中,学员既能在亲手操作中感受扎染从扎结到染色的完整创作乐趣,丰富艺术实践的体验层次,提升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更能在三位老师的引导下,深化对非遗文化的理解,逐步养成将扎染技艺与学科教学、社区活动相融合的创新意识,最终实现文化传承自觉、实践创新能力、美学感知水准及跨界应用素养的综合提升。
苗颖副教授
叶洲荣副教授授课
曹赛娜老师授课
三位教师带领学员学习传统手工扎染的手法,指导大家运用不同的创作材料进行实践实验,在过程中针对性辅导学员的编织手法及材料选择方法。课程最后,三位教师对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共同探讨日后如何将其与中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运用。
学员实践
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