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办好一所大学繁荣一座城市!温理工持续深化校城融合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统战部)】 时间:2024-12-21 阅读:

成立温州大都市区发展研究院,同步挂牌六大研究中心;携手百盛联合集团启动大学科技园合作共建项目;宣布在乐清校区成立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筹)……11月17日,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论坛在我市举行,温州理工学院以其一系列创新举措成为全场焦点。

办好一所大学繁荣一座城市。近年来,温理工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校城融合,推进城市质态能级双提升、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工作,为温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234.png


助力城市发展

搭建校地合作新桥梁

今年11月,温州大都市区发展研究院在温理工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该校积极响应“强城行动”,助力温州进一步提升“全省第三极”功能而设立的。研究院发挥学校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通过汇聚各方资源和专家学者,致力于搭建一个集“政产学研咨用”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智库平台,重点围绕温州大都市区产业创新、品质提升、功能优化、文化赋能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温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研究院正式揭牌之前,学校便提前与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区、瑞安市和文成县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分别共建温州千年斗城研究中心、温州数据智能研究中心、温州湾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温州海上花园研究中心、温州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温州山水侨城研究中心等六个研究中心,推动温州大都市区协同发展。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地合作网络已经基本构建。


12345.png


把校园建设融入城市发展,也温理工校城融合的模式之一。2023年11月,温理工乐清校区正式奠基。乐清校区将为乐清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动能转换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将打造地方研究院和产业研究院,筑起服务地方的零距离“智力库”,助推产业转型和城市能级提升。

温理工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将落户乐清校区。该学院将精准对接电气产业集群,促进学校与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技术合作和项目落地,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形成更加紧密的校产城融合发展态势。

同时,温理工聚焦乡村振兴,与泰顺县合作成立山海协作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并以研究院为平台成立温州市协作共富政协委员工作室,结合各个专业领域博士教授团队,聚焦泰顺县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关切等热点难点问题,助力泰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

激活产业升级

打造产教融合新平台

10月25日,温理工携手百盛联合集团,共同揭开“百盛联合学院”崭新篇章。双方宣布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在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及校城联动等多个维度深化合作,合力打造温理工大学科技园。该园区将聚焦智能建造与绿色能源两大核心领域,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与产业基金,构建一个集政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及企业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百盛联合集团捐赠5000万元作为校企合作基金,用于支持师生的科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前沿科技的研究中,通过项目资助、科研奖励等方式激发科研创新活力。这是开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将依托双方优势资源,在关键领域精准布局,吸引企业集群入驻,强化产学研协同,为城市能级提升与核心竞争力增强注入强劲动力,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12345.png


作为地方应用型大学,温理工一直将创业创新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10月12日,由该校与万洋集团有限公司联手共建的“万洋创业学院”在万洋科技众创城揭牌启用。双方将依托温理工的教育资源和万洋集团的产业优势,通过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共育创新创业人才、共孵创新创业成果以及共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打造创业创新教育的新平台。

精准对接地方产业,温理工于今年4月份在乐清成立了温州集成电路芯片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设在正泰物联网传感产业园内,将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解决先进存储器发展的核心问题,建设集成电路产业联合创新中心,聚焦存算一体AI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共同搭建产学研平台,推动科研项目申报、高水平论文发表以及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目前,温理工已与多个市级部门及县(市、区)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建温州国际集成电路学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温州市海外仓研究院、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浙江省风电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温州市劳模工匠电气产业人才学院等各类产教融合平台30多个,联合企业创立市级博士创新站31个,有效推进了产教深度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校城互动融合。

强化校际联动

构筑校城融合新生态

12月10日,温理工与龙湾区人民政府在温州湾实验中学、温州湾实验小学、金海湖幼儿园等学校举行温州理工学院附属学校揭牌仪式。这三所学校将增挂温州理工学院附属学校校牌,以面向未来、高起点、高品位为办学目标,共同推进温理工附属学校办学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温理工附属学校”品牌。


bbb.png


“温理工附校揭牌,是学校与地方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是双方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新起点。”温理工副校长胡新根说,他们将在基础教育战略规划、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人才培养、教育评价、校园文化建设、资源共享等领域进行合作创新,探索“高校助推基础教育发展”创新模式,共同打造一系列现代化、特色化的未来窗口学校。

此前,温理工已与温州中学附属初中、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及温州榕园学校等学校签订共建协议,共同打造“未来工程师培育基地”,通过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紧密联动,为区域教育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校际联动,温理工与其他在温高校也建立了紧密关系。今年,该校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签订校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共享,促进教育、科技与人才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bbb.png


学校还与温州职专、温州二职、华侨职专、乐清职专等5所中职学校紧密合作,实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涵盖机械工程、环境设计、物联网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网络与新媒体五大热门专业,开辟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航道。

温理工党委书记陈永光表示:“作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温理工将立足温州、面向全国、接轨国际,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持作用,成为温州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创新人才的孵化器、高等教育的金名片。”


相关链接:办好一所大学繁荣一座城市!温理工持续深化校城融合

学校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