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之问”系列活动第二期丨我校举办智电学院青年博士服务地方发展研讨会

时间:2025-03-18 作者:温卡特 来源:【校地合作处(继续教育管理中心) 】


为助力温州实施“创新温州八大工程”,围绕学校2025年核心工作目标,推进“服务地方大拓展”行动,搭建青年博士的交流合作与高效对接平台,积极响应市场化需求。3月14日下午,温州理工学院“’市场之问’——青年博士服务地方发展研讨会”在滨海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陈永光、副校长胡新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20余位青年博士参会。


温州理工学院“市场之问”——青年博士服务地方发展研讨会方案2.2_01.png


研讨会上,通过实践案例的经验交流、精准的需求对接及前瞻的政策部署,有效促进了本校青年博士之间的深度合作与思想碰撞,共同探索并热议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与实施路径,为学校实施“服务地方大拓展”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WechatIMG9.jpg


陈永光书记指出,作为一所扎根温州的理工类应用型高校,要勇立潮头以“在温州看见创新中国”为使命和担当,争当地方高校创新发展的新标杆。为深化科研创新与区域产业创新的融合,陈书记从五个维度阐述了市场部作为桥梁的重要性:办学定位需扎根地方产业土壤、科研发展应坚持“立地科研带动顶天科研”、青年教师成长需在市场实践中淬炼、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对接产业需求、学校突破需依靠创新生态构建。针对温州当前及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陈书记提出“市场之问”的深远意义,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需从高校发展、科研创新、产业升级及人才需求等四个层面深入剖析。未来市场部将逐步打通科研与市场隔阂,未来市场部将逐步打通科研与市场的隔阂,实施“三步走”策略:首先建立清单,明确需求;其次建立机制,畅通渠道;最后借力推进,抓紧落实。陈书记进一步强调,“市场之问”的核心在于双向互动:一方面青年博士要明确自己能为市场提供什么技术、项目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市场也需要明确对学校的需求,包括技术、人才和项目支持。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市场部将助力学校与地方产业建立紧密联系,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学校与地方的共赢发展。


IMG_8571.JPG


胡新根副校长指出,当前,温州市委、市政府正全力推进《关于加快推进创新温州建设全力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创新温州八大工程”,为温州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他强调,青年博士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深度融合,推动青年博士与地方企业、产业深度对接;二是构建产学研用生态链,打通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加速成果转化;三是打造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树立示范标杆,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示范引领。


IMG_8937.JPG


泰顺研究院执行院长孙伟、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王鑫以及叶云洋教授分别围绕《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与科技突破——服务温州制造业的现状与展望》《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和《“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疏到熟”——校企合作“三联递进”模式的探索》等主题,分享了他们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为青年博士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发


微信图片_20250317155937.jpg


自由交流环节中,各部门负责人纷纷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见解,为现场青年博士传递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创新。青年博士代表结合专业背景与研究领域,提出校企合作需求与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需以地方产业需求为牵引,深化实践基地共建、跨学科协作及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学术成果与市场应用精准衔接。


微信图片_20250318103919.jpg

微信图片_20250318104126.jpg

本次研讨会作为学校“服务地方大拓展”行动的重要一环,构建青年博士与地方产业间的高效联动桥梁。展望未来,温州理工学院将紧密贴合市场需求,深化“136”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服务地方大拓展”行动,持续整合政府资源、产业需求、学术研究及市场应用,构建多方联动的创新网络,推动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温州建设创新型城市贡献高校力量。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