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编者按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力量所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而高校思政工作者是这一灵魂工程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本栏目的每篇案例都来自温州高校思政工作的生动实践,他们从一线思政工作者的视角,带领我们一窥当下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工作现状,去领略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成长成才,成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
☉商报记者 章瑚
刘懿马上就要毕业了,他刚考上温州大学研究生,即将迈入新的征程。但作为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他每天课后都要去一趟“瓯窑工坊”,去体会瓯窑的魅力。
刘懿喜欢的“瓯窑工坊”属于温州理工学院的非遗工坊建设项目。为了将“瓯文化”传承全方位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美育设计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校于2020年成立了“非遗工坊”,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开设各种非遗主题的课程,让学生们的想法生根发芽,也使得温州的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活性教育激发创业激情
非遗工坊引进瓯窑、漆艺等优秀传统非遗项目,组建了瓯窑工作坊、漆艺实践工作坊等艺术学生社团,还聘请非遗传承人、名家、社团指导师进行共同指导,学校鼓励学生将新文化、新时尚、新科技注入传统非遗作品。邹金町既是该校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工作的负责人,也是瓯窑工坊创新创业项目第一指导老师。他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学生刘懿。
“刘懿是学生会的学生干部,工作积极,学习上进,对传统非遗文化极其爱好,喜欢自己去琢磨。当有一天我们在讨论如何将创新创业与传统非遗项目串联起来时,刘懿便提出了将瓯窑实践工作坊的部分学生团队打造成立公司的想法。”邹老师高兴极了,这一想法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于是,他鼓励刘懿让想法落地。
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当年的6月,刘懿的“瓯越韵”公司成立了。
邹金町(左三深色衣服)和他的学生们在瓯窑工坊,刘懿(右一白色衣服)也在其中。
老师相助促进学生发展
这是一个集室内瓷器定制设计、手工课程体验、瓯窑作品展览、公益活动合作于一体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室。但在公司组建前期,刘懿遭遇了一堆的麻烦,好在,他遇到了邹金町。
刘懿没有足够的资金,也出不起场地费,邹老师帮助其筹集资金、吸收合伙人,还申请到了学校的创业园场地。为促进公司发展,邹老师联合非遗大师以技术入股刘懿的公司。邹老师还鼓励学生将艺术品文创化,结合现代工业设计和互联网思维,探索非遗文化的新路子。
在邹金町的帮助下,刘懿从一名普通的创业者转为新业态行业设计师。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结合开展电商、直播的线上多平台销售模式,让这些富含现代元素的瓯窑,以一种创新的姿态闪亮登场。
不忘反哺社会和母校
“邹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我们做事、做人。”刘懿说,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不仅管理好了公司,也大大增强了信心。大三后他的学习成绩一跃而上,荣获了学校一等奖学金,对人对事也变得更加自信阳光。
得到帮助的刘懿也不忘感恩。刘懿的公司以招收设计师的名义聘用了多名在校贫困大学生,让他们能够在瓯窑上勾勒出自己的创意设计,让这些原本因家境贫困而自卑的同学变得自信了。刘懿带着团队不定期地开展义卖活动,将活动所得的收入全部投入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志愿者,他还将瓯窑技艺带入小学,让更多的孩子认识瓯窑。
如今的刘懿将开启崭新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他将继续探索传统瓯越文化和现代设计创意的结合,继续创新创业之路,而他的非遗传承人生也将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高校探索全新教育方式
从一个非遗工坊建设项目中走出一家公司,还走出一批自信满满的大学生,“瓯窑工坊”无疑是很成功的。这一项目还荣获了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金奖、省大学生艺术节工作坊项目一等奖、美育创新案例一等奖等荣誉。
如今学院还陆续组建了漆器工坊、传统手工俱乐部、细纹刻纸工作室等一系列专业性工坊社团,把一批批“活跃学生”吸引到这些专业社团中来,一起做项目、订方案、动手实操。
“非遗工坊建设项目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对吃苦耐劳的匠心精神进行弘扬,对传统文化进行实践创新。”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明刚表示,新时代大学生有更强的好奇心、更丰沛的精力、更多的创造力,而温州理工学院里也还会培养出更多个“刘懿”。